“叶庭长,我手里有个案子有点棘手,已开过两次庭,原告诉称为被告庄稼喷洒农药途中受伤,被告坚持认为原告十多天后才住院,其伤情与被告无关,且被告对法庭缺乏信任,双方对立情绪严重。”“明天老君庙镇部分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过来视察调研法庭代表委员联络站和立法信息采集点‘站’‘点’融合工作,让代表委员一起见证,再调解一次。”这是老君庙法庭年轻法官蒋雷阳和庭长叶宸的一段对话。
图片
2025年7月11日上午9时,老君庙镇人大主席黄金成一行6人来到老君庙法庭,听取了该庭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创建以及该庭“站”“点”融合工作情况的汇报,之后立即参与到蒋雷阳办理的上述案件的调解。
原告郭某系利用无人机为农户喷洒农药的经营者,其见到法官和代表、委员们,一脸委屈:“我受伤后本来想坚持一下慢慢恢复,后来实在不行才去住院,就是不想扩大损失,早知道一开始就去住院了”。被告霍某系村干部,对原告的起诉也十分不理解,“受伤时我让你去住院你不去,你说没事。你受伤后十多天才去住院,你的治疗与我无关,凭啥让我赔偿损失。”蒋雷阳法官向代表、委员们汇报了案件的开庭情况以及双方在庭审中提供的证据,并就该案可能适用的法律进行释明。随后,代表、委员们首先就原、被告之间的争议发表了各自看法和意见,并针对双方不同身份、不同立场“背靠背”进行了调解。上午11时50分,在法官与代表、委员的共同努力下,原、被告双方的态度缓和下来,最终达成协议并当场履行,一场跨时一年多的纠纷就此了结。
图片
2023年汝南法院被省人大确立为基层立法联系点,老君庙法庭成为该院的立法信息采集点。以此为契机,该庭在庭内设立代表委员联络站,在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创建中,积极探索立法信息采集点与代表委员联络站“站”“点”融合,做优做实服务辖区基层治理,上述案件的调解,就是该庭“站”“点”融合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。2024年以来,该庭主动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参与调解,包括5起涉及生命权纠纷在内的大量基层矛盾纠纷被成功调处,2条关于《行政复议法》的立法建议、4条关于《集体经济组织法》立法建议被全国人大采纳,《法治日报》以《做好社情民意“调研员” 当好立法工作“参谋员”》为题,对该庭“站”“点”融合与基层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情况予以报道。
通讯员:张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