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新闻摘要

蝉鸣声中的“法理情”丨基层法庭法官的夏日时刻

发布时间:2025-07-18 09:55:32


蝉鸣半夏,伏暑正浓。从法庭之上到村头巷尾,法官的身影穿梭其中,串起了家事邻事纠纷化解的连心桥。今天,随小编一起,在蝉鸣声中,于法理情交汇处,感受基层法庭法官的夏日时刻。

7:40 AM - 晨曦·起航

图片

a4d7bd03c8fdc2a56ff5d14eb41aa521.jpg

清晨7点40分,39℃的高温预警,像一块无形的烙铁,炙烤着整个县城。汝南法院金铺法庭的办公室里,法官王睿已沉浸在卷宗的世界里。早到半小时,是他养成多年的习惯。梳理案情、理清思路,新的一天开始了。

8:00 AM - 庭前·淬火

图片

281d6af8892279b17f915dc46a80e7eb.jpg

王睿看向密密麻麻的日程安排,对他而言,这不只是一张待办事项清单,更是一幅亟需修复的社会关系图。9:00-10:00 ,离婚纠纷,铅笔在财产分割上轻轻画了个圈,随即又在空白处重重写下“孩子抚养”四个字,修复亲情是王睿眼中的庭审核心。10:00-10:40 ,赡养纠纷,原告是一位老人,被告是她的五个子女。王睿的目光停留在诉状上,发现老人只详述了二儿子的“不孝”,对其他子女则一笔带过。他敏锐地在二儿子名字下画了个三角,旁边标注重点查明原因。他知道,这类案件的矛盾根源,往往藏在家庭内部复杂的“情感账”里。

书记员小陈敲门进来,“上午九点的当事人都到了,看情绪不太稳定。”“知道了。”王睿合上卷宗,起身整理法袍,扣好法袍的最后一粒纽扣,深吸一口气,走向了审判庭。

9:00 AM - 庭审·交锋

图片

微信图片_2025-07-21_102611_103_副本.jpg

法槌落下,第一场庭审开始。

如王睿所料,原、被告双方围绕财产分割展开了激烈的攻防。然而,当话题转到孩子的抚养权时,庭审开始陷入了推诿扯皮。“我日常在南方电子厂打工,客观上不具备抚养条件。”原告说。“我在饭店后厨打零工收入不稳,抚养能力有限。”被告立刻反驳。在他们的言辞中,孩子成了影响新生活的负担。王睿的眉头紧锁。在双方争论的间隙,他抬起头,声音很轻,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。

“两位,我们谈了很久的财产和各自的不易。”他先是给予肯定,随即话锋一转,语气温和地问,“现在,我想请你们聊一聊你们的女儿。在你们设想的新生活里,这个九岁的孩子,被放在了哪里?”

这个问题,不像质问,更像一声轻叹。没有激烈的指责,却比任何指责都更有力。男人调整了坐姿,女人也猛地攥紧了拳头,两人不约而同地避开了王法官的目光。

1微信图片_2025-07-21_102611_103_副本.jpg

王睿拿起那张《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》举在半空。“这张卡片,本该庭后给你们。但今天看来,对孩子最大的伤害不是你们的冲突,而是你们抚养责任的缺席。”他将卡片轻轻放在审判台上,声音不大,却字字千钧。法庭内,落针可闻。那对夫妻终于抬起头,脸上露出了慌乱和羞愧。王睿敲响法槌:“休庭!请一起到家事调解室,想一想作为父母的责任。”

76e4e2e86fa3242596ef23baaddb41bc.jpg

调解室里,王睿通过讲述一个自己办过的真实案例打开了夫妻俩紧锁的心门,女方哭诉着不甘,男方也坦承了愧疚。王睿顺势引导,将话题从相互指责拉回到如何为孩子负责。最终,母亲主动承担起抚养责任,父亲则承诺按期给付孩子的抚养费和提供定期的陪伴。一个即将“无所依靠”的孩子,被重新放到了父母人生的第一顺位。

10:00 AM - 赡养·归位

图片

来不及歇脚,王睿又投入到一场赡养案件中。庭审刚开始,矛盾就集中爆发,头发花白的母亲虽将子女全部告上法庭,但矛头直指生活条件最好的二儿子。“日子好?”二儿子猛地站起来,满腹委屈,“我日子好是我自己拼出来的!妈,你扪心自问,从小到大你最偏心谁?!”这番话,瞬间暴露了案件的根源并非“养不起”,而是“不公平”。

王睿没有急于普法,先通过一段话稳住了局面,“家庭,就像一张桌子,几个子女就是几条桌腿。要是把所有的重量都压在一条腿上,就算它是铁打的,时间长了也会断。”他顺势继续引导一家人算起了情理账。“回忆往事,当初盖房是谁出的力最多?父亲生病是谁在医院陪护?”在对过往的回溯中,多年的怨气渐渐消融,愧疚开始浮现在当事人的脸上。

最终,一份详细的轮流赡养协议在调解室达成。自此,因积怨而缺席的责任,重新“归位”。

12:40 AM - 午间·铸盾

图片

王睿快速地扒拉完碗里的饭菜,心里还想着下午的安排。对他而言,午餐不是享受,而是为下午的战斗补充给养。短短十分钟,餐盘见底。他放下筷子,快步返回办公室。

97d2729cab77d3973cb4fcab87f96547.jpg

整个楼道已经安静下来,王睿的办公室里,急促而清脆的键盘敲击声依旧在响个不停。这是他一天中为数不多的、可以完全沉浸在文书世界里的黄金时刻。如果说上午的庭审和调解是外科手术,那么此刻的文书撰写,就是缝合工作。任何一点疏漏,都可能让刚刚愈合的伤口再次崩裂。他知道,修复关系,靠的不仅仅是庭上的几句暖心话,更需要一份坚如磐石、无可争议的法律文书作为盾牌,保护着那份来之不易的和谐。

4:00 PM - 现场·破冰

图片

处理完积压的文书,一通电话又将王睿拉到了村头巷尾。“准备车,我们去现场。”对于这种因邻里排水引发的纠纷,王睿明白,坐在法庭里只会越说越僵,必须深入“病灶”,到实地去看一看。现场,老张和老李正为门前的排水沟吵得面红耳赤。老李坚称“沟是在我家的地界里,我说了算”,老张则怒指老李排放生活用水堵了他回家的路,弄得他很糟心。

王睿没有介入争吵,边仔细听双方争论,边顶着烈日勘查。先不评判谁对谁错,而是喊来了村支书、村调解员参与进来。在泛黄的用地规划图纸前,村支书一句话就点明了关键:“没错,地是老李家的,但这条沟作为公用排水道,已经几十年了。”事实面前,争吵平息。王睿趁热打铁,对双方讲明《民法典》中“相邻关系”的法理,提出共同硬化沟渠的建议。这个各退一步,共同向前的方案,让剑拔弩张的双方都找到了台阶,当事双方欣然同意。

6:00 PM - 黄昏·归航

图片

返回法庭时,已是傍晚六点十分。落日的余晖将法庭办公楼的轮廓勾勒成一幅温暖的剪影,白天的燥热渐渐褪去,留下晚风中一丝难得的清凉。

法庭里恢复了安静,对王睿来说,一天的工作远未结束。白天调解成功的喜悦还未散去,堆积的卷宗和待办事项无声地提醒着他,还有最后的阵地需要坚守。他泡了一杯浓茶,提了提神,打开了电脑。

45646e21c792a93dc4f4132e16618d87.jpg

时间在键盘的敲击声和卷宗的翻阅声中悄然流逝。窗外的天色由橘红转为靛蓝,再到夜幕深沉。寂静的法庭大楼里,办公室的灯光像一座灯塔,射向漆黑的夜空,孤独而明亮。

20:30 PM - 星夜·回响

图片

终于落下最后一个句点,王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揉了揉酸涩的眼睛,关上了电脑。他站起身,转到座椅边那盆绿植旁。这盆生命力顽强的植物,陪他度过了无数个这样的夜晚。

他伸手摘下几片泛黄的枯叶,在这份难得的静谧中,他又想起今天处理的三个案件:那对重新学做父母的夫妻,那几个搀扶着母亲离去的子女,那两个蹲在地上商量买水泥的邻居……他想,修复关系,就像养护这盆绿植。依法裁判、厘清责任,如同果断剪去枯枝败叶,必须要决断;但更多的时候,需要的是耐心地浇水施肥,去守护那看不见的根系,只有根系健康,才能重新焕发生机。而这根系,就是人与人之间那些本该存在的亲情、信赖与和睦。

走廊里,只有应急指示灯发出微弱的光,远处传来零星的犬吠。回家休息,调整状态。很快,新的一天,又将在在朝阳初照下,在蝉鸣与法槌声中开启……

责任编辑:时旋旋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

您是第 8587515 位访客
-->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